法律上的“五金”: 定金、订金、押金、保证金与违约金,你了解吗?

2020-03-12 14:59:35

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有些人法律概念比较混淆,因此在签订买卖合同时造成误解,导致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如将订金当作定金、把押金当作定金等情况时有发生。今天我就“五金”:定金、订金、押金、保证金与违约金为大家进行讲解,阐述它们之间的法律区别,在今后的合同交往过程中,便于引导大家在签订、履行合同之时更好地保障自身权益。

一、何为“五金”?

图片关键词

定金,指当事人双方为了保证债务的履行,约定由当事人方先行支付给对方定数额的货币作为担保,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定金属于一种法律上的担保方式,目的在于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签合同时,对定金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约定,同时还应约定定金的数额和交付期限。

图片关键词

订金,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其不具有定金的性质,只是单方行为,不具有明显的担保性质。交付订金的一方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一般情况下,交付订金的视作交付预付款。交付和收受订金的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债务时,不发生丧失或者双倍返还预付款的后果,订金仅可作损害赔偿金。

图片关键词

押金,是一方当事人将一定费用存放在对方处保证自己的行为不会对对方利益造成损害,如果造成损害的可以以此费用据实支付或另行赔偿。

图片关键词

保证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保证合同的履行而留存于对方或提存于第三人的金钱。

图片关键词

违约金,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违约的一方当事人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违约金的标准是金钱,但当事人也可以约定为金钱以外的其他财产。

二、“五金”有哪些不同?

图片关键词

订金与定金的区别。订金,只是单方行为,不具有明显的担保性质,而定金是在合同订立或在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或替代物作为担保的担保方式。此外订金,可通过双方协调归还。而定金,只有遇到签订的认购合同不规范等情况下,才能退还。

图片关键词

押金与定金的区别。定金是法定的担保方式,而押金只是民间交易过程中习惯上采用的方式;定金的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而押金的数额可由当事人自由约定,其数额可以高于或者低于主合同的标的额;定金具有惩罚违约方的功能,一方一旦违约,则适用定金罚则,以惩罚其违约行为。给付押金的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无权收回押金;而接受押金的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并不承担双倍返还押金的义务。

图片关键词

违约金与定金的区别。定金是签订合同时或之前预先支付的,作为签订合同或履行合同的担保,具有双倍返还的惩罚性;违约金是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方应支付的赔偿金,不事先支付; 定金是交付后才生效,也就是说,即使双方合同约定了定金,但是定金实际没有交付,则该定金条款不生效;而违约金是诺成生效的,只要双方签字约定,就具有法律效力。定金在性质上是违约定金,具有预防违约金的性质,因此它与违约金在目的、性质、功能等方面相同。但是注意一点:如果合同中同时存在立约定金和违反定金条款的,一方出现合同违约时,另一方只能选择定金罚则或者违约金条款,所以立约定金与违约定金不能同时存在。

图片关键词

保证金与定金的区别。保证金也具有类似定金一样的担保合同实现的作用,但其没有双倍返还的功能。保证金留存或提存的时间和数额是没有限制的。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约定在合同履行前、合同履行过程中皆可;保证金的数额可以相当于债务额,并不像定金那样,其总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总价款的20%。

图片关键词

一般情形下,没有特别约定时,订金、押金或者保证金都不是定金,没有双罚性质。希望通过今天分享能是大家合理的选择使用定金或订金、押金、保证金、违约金。